close

馬克斯拉肚子已經有一星期之多了

 

11/17號到醫院看了報告

 

馬克斯感染了2種菌種

 

一個是常聽到的沙門氏菌

 

另一個是產氣單胞菌,聽說是食用海鮮引起

 

雖然尚未全癒,但因已經有好轉跡象

 

從一天狂拉十多次,到現在只有3~4次

 

醫生說只要繼續吃藥即可

 

所以Ivy的心情也放鬆不少

 

 

就在心情放鬆之際

 

這天馬克斯依然是拉著肚子

 

我也熟練的準備幫他清洗

 

但當我打開尿布時

 

我實在是有點不敢相信我的眼睛

 

尿布裡除了有馬克斯的水便外

 

居然還有一張紙

 

那來的紙,是原本在尿布裡的嗎!?

 

還是從馬克斯的肚子出來的!?


 

如果是從肚子出來的,那他又是何時把紙吃進去的

 

為了確認那張紙是那來的

 

我做了件很噁的事,那就是伸手把那紙打開,看看到底是什麼紙

 

這大概是我這輩子到目前為止做過最噁心的事吧

 

只能對著我自己說,母愛真偉大

 

確認了那張紙後,我確定那張紙是被馬克斯吃下肚後,又排出來的

 

 

 

 

我只能說我嚇壞了

 

還好馬克斯只是拉肚子,沒有噎到

 

這小子連吃果泥or粥都可以吃到作嘔的人

 

我實在是不知道他是怎麼把這張紙給吞下肚的

 

這張紙是亞培寄給馬克斯的生日禮物對換劵

 

而這小子不知道在何時把其中的一角給吃下肚了

 

就那麼剛好,昨天剛好有空拿了那劵去換了奶粉

 

才在奇怪怎麼少了一角,還在慶幸那兌換人員沒有鬼叫

 

晚上馬克斯就把這一角大出來還我了

 

 

感染性腹瀉

感染內科    林蔚如 主治醫師(97年6月)


台灣常年有腹瀉患者,夏季悶濕炎熱,急性腹瀉就醫患者更多,與台灣處於亞熱帶及熱帶有關。腹瀉至每天排便多於三次,量多於200公克,可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腹瀉病程在2週內,包括感染性腹瀉、食物中毒、藥物及飲食不當等。慢性腹瀉超過4週,除寄生蟲或原蟲外多為非感染性。

 

 

感染性腹瀉因食用不熟或未適當冷藏、料理之食物、蛋奶製品,或飲用不潔的水、飲料或冰點,或幼童手指不潔沾染食物而感染。病原分為細菌、病毒及寄生蟲或原蟲。細菌包括大腸桿菌、志賀氏桿菌、沙門氏桿菌、弧菌、產氣單胞菌、曲狀桿菌、耶氏桿菌菌等。大腸桿菌、志賀氏桿菌、沙門氏桿菌最常見,但疾病管制局統計,需特殊培養基之曲狀桿菌常被忽略,應和歐美同樣常見。大腸桿菌分腸毒素型、腸侵入型、腸毒型、腸出血型、廣泛腸附著型及腸侵襲型等。腸出血型大腸桿菌O157:H7可造成出血性腸炎,嚴重時併發溶血性尿毒症候群及栓塞性紫斑症。志賀氏桿菌引起赤痢,傳染性高,僅數百隻菌即可引起感染。沙門氏桿菌中傷寒及副傷寒最著名,引起嚴重腸道併發症,5%感染者變成帶原者;目前台灣無本土傷寒,但常見其他沙門氏菌感染引起腹瀉。弧菌多存於鹹水及海鮮中,其中霍亂弧菌O1及O139引起嚴重米湯樣腹瀉,導致脫水休克。產氣單胞菌則存於淡水,在免疫不全者造成菌血症。曲狀桿菌存於動物腸道,在食物處理過程中污染,食入後引起感染。

 

 

病毒常見輪狀病毒、腸道腺病毒、諾瓦克病毒及冠狀病毒。輪狀病毒及腸道腺病毒是小兒腹瀉常見原因;諾瓦克病毒於1968年引起美國俄亥俄州諾瓦克市大流行而命名,引起幼童及成人腹瀉。除腸道腺病毒全年可見外,其他好發於秋冬季。腸道寄生蟲感染與衛生習慣,旅遊及居住地有關,台灣常見痢疾阿米巴原蟲及梨形鞭毛蟲,傳染途徑是飲水或食物。急性腹瀉多為自限性,但糞便帶血或黏液,或持續兩天以上,或三歲以下幼童持續一天,或六個月以下嬰兒持續八小時以上即須就醫。

 

 

腹瀉可將毒性刺激物質排除,頭幾個小時,不要用止瀉藥。嚴重腹瀉引起脫水,電解質及酸鹼失調,必須補充。靜脈補充快,但經口補充葡萄糖較合生理,輕度腹瀉可喝清淡熱飲或稀釋運動飲料。禁食讓腸胃道休息,需視病人情況調整,以免過久。喝下飲料後沒有腹瀉,就可吃溫和食物。部分醫師用抗生素治療急性腹瀉,但抗生素對非感染性腹瀉無效,原蟲或寄生蟲則用抗蟲藥物,病毒及症狀輕微的細菌性腹瀉,只需支持性治療。抗生素殺菌,也影響人體菌群,延長沙門氏菌自腸道排除,增加細菌抗藥性,或續發偽膜性腸炎。磺胺藥治療腸出血型大腸桿菌O157:H7感染,可能併發溶血性尿毒症候群或栓塞性紫斑症。約10﹪病情嚴重者需使用抗生素,應做糞便檢查及培養來調整抗生素。

 

 

腹瀉的根本預防在於個人衛生,飯前便後皆要洗手,孩童在公眾場所不要邊吃邊玩,不吃腐敗變質食物,生吃果蔬要清潔洗淨;旅遊時,食用現煮食物及煮過或處理過的水,以避免感染性腹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I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